易經源始

 

• 易經大部分的符號是由河圖洛書演化而成.

–沒有文字時代, 先賢將創新思維和方法, 寄託於天神或圖驣崇拜的啟示.

• 相傳三皇(太昊伏羲, 炎帝神農, 黃帝軒轅) 時代.黃河出龍圖.洛水出龜書.

•《尚書˙中侯》:「河出龍圖.洛出龜書.赤文綠字.以授軒轅. 」

•《易繫辭傳》 :「河出圖.洛出書.聖人則之. 」聖人應用河圖演化數學.並製觀測天象的渾天儀.此即是堯典所說的璿璣玉衡。


 
河圖洛書
,來自上古時代有關數字排列之圖案。在宋朝之前,洛書的記述只有文字,一直到陳摶,才提出了洛書的圖案。有人認為是重要的中國傳統易理哲學部分,後被廣泛應用於風水占卜術數中。
《繫辭》云:「河出圖, 洛出書,聖人則之。」《禮記‧禮運》:「河出馬圖。」因此從孔子於古籍中記載得知河圖為伏羲時代黃河出現一匹龍馬,其身上有文彩圖案,謂之龍馬負圖,伏羲 將其文字記載下來,因出於黃河,謂之河圖。另外於《論語‧子罕》:「子曰,鳳鳥不至,河不出圖,吾已矣夫!」《尚書》則記述:「大玉,夷玉,天球,河圖在 東序。」而洛書則傳說於黃帝時代時,在洛水浮出一隻神龜,其背甲有九宮花紋上有數字,黃帝記之謂之洛書。